close

Balance

評斷一個投手所投出的球的因素,不外乎三種:「球速」、「控球」、還有「尾勁(或者稱之為軌跡)」這三樣(在這裡我捨棄了之前所說的「球質」這樣無法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抽象因素)。

不管是投手投的球是直球還是變化球,是變速球還是伸卡球,都可以用這三項因素去分析他的品質。一名好的投手,不是追求球速一定要投到100mile,或者是每一球都要投到好球帶邊緣的最極限,而是要去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完美平衡」,也就是在球速、控球、尾勁三者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組合與使用方式。

球速越快,就越難以掌握控球,這是幾乎不變的鐵律,這也是許多投手教練提出所謂「降速求控球」的概念的原因。

但一昧的降低球速讓控球變好也許可以造出一個堪用的中繼投手,但卻並不是正確培養出強大投手的辦法。

一個好的投手教練應該是要協助投手尋找出這樣的平衡點,能夠把投手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化,不一定要有完美的控球能力,也不一定要有極佳的球速,總之,如何能在維持實戰平衡的狀況下持續把這三者推進(或者維持)就是投手教練(以及體能教練)需要為投手做的功課(在小聯盟,沒有戰績壓力的情況下,維持這種完美平衡就沒有必要性,就算破壞掉這樣的平衡專攻某一項後再調整過來,也是有的,某些小聯盟選手會被被「封印」某些球路,這是原因之一)。

史上三振王Nolan Ryan是大聯盟史上三振最多的投手,生涯三振數領先第二名的選手高達近千次,有著均速在100miles的先發球速,生涯多場無安打比賽,他的控球好嗎?他同時也是史上保送最多的投手。

史上三振第三名的Randy Johnson有著左投極速100mile的超高度側投,還有三種不同的滑球軌跡,他的控球好嗎?

甚至今天的獲得勝投的CC薩巴西亞,他的控球也不算聯盟一流。

但以控球著稱的Maddux、Glavine,甚至連均速90mile以上都沒有,老投手Moyer跟Rogers球速也慢得可以,但在大聯盟也是投了十幾年撐到現在,超神工藤投手在跟他同期的選手都已經作監督的時候居然還在場上奮戰。他們都沒有球速。但這些人的共同特質是找到了適合他們自己的完美平衡,隨著年紀或是經驗的增長,他們懂得去調整這樣的平衡讓他們繼續在競爭激烈的球賽中生存。

你也許會想說如果我沒有球速,也沒有控球更沒有尾勁的話,那我是不是只要找到所謂的完美平衡,也可以在比賽中生存呢?

嗯,我覺得這樣的話,去當DH或一壘手比較適合你吧?

至於,有沒有投手真的速球可以快到破表、控球可以隨心所欲、尾勁跑得比阿飄還飄甚至還會七彩變化球體力又好到爆炸的外星投手出現呢?也還是有的,通常人們就不再會以投手稱呼他,而會用「神的xx」來形容這個人,比如「神的嘴砲」之類的,但是這種人,真的,「萬中無一」。

王建民在去年幾乎只投一種球路伸卡球(或者要稱之為二縫線速球也可以)的時候,他可以維持這樣的完美平衡,但是在加入練習了更多的變化球,像是滑球或是變速球的時候,這樣的完美平衡就逐漸的被破壞而趨於不穩定。為什麼?

Practice

一名運動員所從事的練習活動不外乎是三種:一種是增加自己基本體能的「體能訓練」;另一種則是增加自己運動技巧的「技巧訓練」,最後一種就是體能與技巧的綜合應用,培養實際經驗的「實戰」。當然實戰也可以分為勝負無關緊要的「實戰練習」以及勝負攸關的「競賽」,兩者間帶來的壓力、競技水準和經驗是截然不同的。兩者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其中「技巧訓練」的目的有二:「1.學習自己過去所不會的技巧」「2.複習自己過去所會的技巧」。但是一個人能用的時間是相同的,每個人都很公平只有24小時,當然不可能24小時都拿來練習,練習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過量的練習會影響到體能,以至於影響到技巧的發揮。

運動員,尤其是職業運動員,不斷的複習自己過去所會的技巧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樣的技巧變成一個機械化,運用自如,最好是屬於身體自然反應,就像是吃飯喝茶一樣自然、固定的習慣動作,這就跟老師每天不斷的複習自己重複交過的知識,軟體工程師不斷地作同樣方式的分析,寫出同樣架構的程式,IC設計工程師也不斷地應用自己過去所學會的經驗一樣。為的就是那份穩定性,那份感覺。

陳信安曾經參加過NBA國王隊的籃球訓練營,據他描述,Mike Bibby在練習時無人防守也沒有時間壓力的狀況下三分球命中率是超過七成逼近八成的命中率,Peja Stojakovic的三分線練習經常是由中線附近開始進行。是他們天生就比較準嗎?並不是,陳信安自己也描述了他們的訓練份量,超乎想像。

陳致遠曾經問過到過美國打過小聯盟,也短暫上過大聯盟的陳金鋒為什麼那麼厲害,但當陳金鋒說完了他的練習量之後,陳致遠只能瞠目結舌。

大家都知道Dennis Rodman很會搶籃板,但是很少人會知道他每次練習時都會觀察隊友投籃時籃板球的反彈方向,並且做下筆記。在每場比賽賽後,當大家都在洗澡準備回家休息時,他還會主動留下來做更多的重量訓練。Kobe Bryant可能是世界上目前具有最強大個人技巧的籃球選手,但是他的練習份量連他的隊友也吃不消。

他們都是天才嗎?也許是,但是他們的成功,苦練的部分卻占了更重要的因素。

這裡並不是說王建民偷懶不做訓練,王建民不但不會偷懶不做訓練,他甚至還經常比其他洋基球員提早到球場自主練習,做更多的訓練。

但是畢竟再多訓練量,時間也是有限的,更何況,投手的投球機制可能是各種運動當中最複雜的一種,對於穩定性的要求更高。

Kobe Bryant曾經有一個球季增重並且加強了重量訓練增加了許多的肌肉,的確有改善了他在比賽中的對抗性,但這樣的訓練卻影響到他的協調性、速度以及投籃的穩定性。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把時間挪去做加強肌力的重量訓練。

王建民在大聯盟初登板一個半球季以來,在大聯盟的賽場上,投出的球有將近80%以上都會是伸卡球,當然,在練習時也會著重於伸卡球的練習,不斷地不斷地重複投出一樣的球路,固定的球路,當然出手點就會固定,穩定性會提高,這絕對是必然的。Rodick假設從轉職業以來就拼命用正手拍來打,他正手拍會打得比較好、比較熟練那也是必然的。Ginobili把身體扭斷都要用左手上籃的堅持,讓他不管怎樣的角度都可以用左手上籃,當然他的左手上籃比較好也是正常的,可是當他們開始分心練習反手拍、右手上籃的時候,原來的所擅長的技巧穩定性會不會多少受到影響?我想答案也會是肯定的。

說到底,以上好像都是一些廢話,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熟能生巧」嗎?

是啊,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今天牛棚練習球數就是那麼多,以前大部分都是用來練習Sinker,現在又要分給Slider,又要分給Change Up,有時候還要分給Splitter,4FB,總不能每種球都練個五六十球吧?那樣就不用比賽了。光是牛棚練習就爆炸了。

實戰也是練習當中很重要的一環,很多東西,比如面對打者不同球路的臨場反應,不同主審好球帶的適應能力,這是在牛棚練習以及平常練習中無法獲得的。更何況,王建民已經在大聯盟了,除了春訓根本就不會給你有練習賽的機會,他只能在比賽中持續在兼顧戰績跟自我成長的抉擇中不斷地戰鬥著,他還是洋基最多勝,扛著洋基先發群的Ace,這樣的壓力之大,雖然王建民是個冷靜,表面上不形於色的球員。不過,實際上他所扛的壓力,也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Game

也許會有人問說,為了球隊戰績著想,那就繼續投Sinker投到尾啊,去年的Sinker這麼穩定,放棄其他球路專投Sinker就可以找回Sinker穩定性,找回去年的那個王建民了吧?

在某些比賽當中,王建民的確跟去年一樣用了大量比率的Sinker,比如對上水手隊的比賽(今年兩場都是),但至少都會在第二輪把變化球拿出來多用用,不管怎樣,一定要在比賽中把變化球拿出來投,要持續這樣做,絕不放棄其他球路。

因為不管在別人心中答案怎麼樣,也不管王建民未來是否真的可以成為只投Sinker跟投不進好球帶的滑球、失投一堆的變速球就可以宰制大聯盟十幾年的投手,至少在王建民跟投手教練的心中,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他不但想做,他更應該做,如果王建民成功了,他會成為洋基未來十年甚至是大聯盟未來十年的指標投手,這是王建民的夢想,也可能是Gator的夢想,他大可以在球季中掙扎的時候就放棄,不過,那過去所做的一切就前功盡棄了。

今天王建民如果在馬林魚、魔鬼魚這樣後段班沒有戰績壓力的球隊,以他的被期待性,他大可以放著擺爛被打爆一年的練習他想要加強的球路,把大聯盟當成3A來投也未嘗不可,但是今天他在洋基,有著非贏不可的壓力,王建民在季賽中繳出來的成績,是他在兼顧洋基戰績跟球隊對他的球員生涯計畫之下努力得來的成果。

這很簡單嗎?

如果在你剩下一年準備大學聯考的時間要你同時準備學日文考東大,結果沒有考到東大但還是考上台大又考上日檢一級的成績,這樣會很簡單嗎?(這比喻好爛啊…orz)

Improve

講這麼多,就是說王建民在一邊練習一邊比賽所以才會變成這麼不穩定,那他練習的成果在哪裡呢?

如果王建民幾乎都是從3A砍掉重練的呢?

2A時期的王建民,傷勢不斷,甚至還差點被洋基所放棄,要不是他的200萬簽約金讓人還對他有所期待,若是一般拉丁美洲生出來的便宜小球員繳出跟王建民在2A一樣的成績,結果可能就不會像王建民這麼樂觀。

回去翻一下王建民在亞運、亞錦賽跟奧運時候的影片,再看到現在王建民目前的投球機制,這差距不得不叫人顫抖不已,王建民這不是打了針吃了藥就是被外星人給打包換走了啊!Sinker在3A才開始練,算到現在甚至還只有三年左右的成績,滑球早就被封印然後在大聯盟砍掉重練,變速球在剛上大聯盟的時候是Posada連Call不敢Call的水準,隨便投就隨便轟。甚至當初上大聯盟也是沒練好就被Call上來頂Wright用的,想不到這一頂就頂成了Ace頂到現在。

一個去年滑球只能投壞球騙人,變速球只能投紅中,然後伸卡無敵的投手,先撇開失去穩定性不看。現在在狀況好的時候滑球對左右打者都能投,還可以投進好球帶,變速球拿來配球,失投少(實際上,他變速球一直有越來越好趨勢,這一場失投特多)。

然後今年對上大都會的驚鴻一暼讓大家見識一下到升級完成的王建民,然後真的就只是驚鴻一下之後就沒了,但大家看得還是很過癮不是嗎?這也許可能是王建民未來的一種版本啊。

就我的看法,老實說,今年的進步,真的,見鬼般的恐怖。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翻一下Randy Johnson跟Roy Halliday生涯前兩年的戰績,王建民還真是夭壽強,強到令人髮指。

Future

今年的季後賽仍然持續的在進行,也許王建民有機會再登板,也許現在不太穩定的王建民有機會再一次塞楊上身大屠殺,畢竟現在的王建民狀況誰也摸不透。

也許王建民心中的決定的結果會讓明年的王建民升級失敗,還在苦苦掙扎,表現衰退,有戰績壓力的洋基把王建民送去馬林魚,然後經過兩年王建民就帶著馬林魚在世界大賽把洋基無安打比賽,大家就很爽的說「終於報仇了吧,萬惡死洋基。」

或者明年就升級完成各球路裝備齊全開始大屠殺大聯盟,單季200K,防禦率2,還有23勝的鬼神成績,帶著洋基橫掃大聯盟。

管他的呢?請相信並支持王建民的決定。

只要王建民有個健健康康的十年優秀生涯,管他是在紅襪還是洋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rek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